加大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力度
政策性金融,就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国家作为融资主体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融资渠道、为配合国家特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政策性金融虽然同其他资金融通形式一样具有融资性和有偿性特征,但是其更重要的特征却是政策性和优惠性,是服务于国家特殊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种特殊金融制度。
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更应该加大支农力度,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首先,要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在黑龙江省仅办理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业务。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重点应该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一是要支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要支持城乡道路建设、通信设施等农村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
其次,要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其自主筹资功能较弱,使得资金的运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功能,必须扩大其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允许农业发展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但自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只动用了四次发债机制。应该更有效的运用发债机制来筹集资金,同时可以考虑扩大债券发行种类和发行对象范围。
再次,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农业政策性金融和普通商业金融一样,必须十分注意风险防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由政府、受益农村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共同出资,建立非盈利性的农村政策性贷款担保基金,缓解农业和农村经济实体贷款担保难问题。(2)在政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而授意贷款等特殊情况下,由政府兜底,承担相应不良债权和相关风险。
引导邮政储蓄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
在改革之前,邮政储蓄是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主要金融机构,由于其经营业务单一,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被称之为农村资金的“吸水机”。现在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成立,应该尽快的拓展其业务范围,发挥其在营业网点、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首先,约束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行。要确保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吸储的资金返还农村,仅对其运行模式进行改制是不够的,要对其资金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约束,积极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为农服务。例如,可对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贷款按其从农村吸收的存款额规定一定的比例,完不成的可通过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来完成。
其次,拓宽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范围。根据当前农民对金融服务多样性的需求,邮政储蓄银行在开展存贷款业务和代收代付类业务的同时,应积极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理财产品、证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符合农村居民投资特点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开展多种中间业务。
再次,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业务。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而且其借款申请程序简单,抵押担保方式灵活,对满足农户和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最用。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其网络优势,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业务。年1月,黑龙江省邮政储蓄银行首家小额贷款业务试点在虎林启动,应尽快推广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为更多的地区服务。根据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政府应放宽或取消小额信贷的储蓄和贷款利率上线,鼓励市场利率。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首先,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农村金融部门应该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信贷支持,重点解决龙头企业在引进技术、技术改造及农产品收购等方面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
其次,加强对科技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促进农民增收。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如绿色食品、奶牛养殖)发展势头良好,为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两种农业的投入较大、相对风险较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给与大力的支持。
其次,大力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农业市场化,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其服务功能的完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农村金融部门应大力支持农产品要素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多类市场的建设,逐步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依托地缘优势,以闻名中外的黑土产品、绿色农产品、独具特点的山特产品为主,出口重点在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前三位的国家是俄罗斯、韩国、日本,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对于拉美和中东国家农产品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于增加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支持在其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美国的相关经验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情况,金融支持可以考虑一下手段:
一是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信贷担保。美国通过进出口银行为农产品出口提供85%的贷款风险担保,仅有15%由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承担。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后口贸易,各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政府部门应考虑提供适当的信贷担保,从而增加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提供出口相关服务。各类金融机构除提供金融支持,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解决贸易中的资金不足、收汇风险等问题外,还应利用其信息优势,提供开拓海外市场的信息、推荐经纪人、推荐投资项目、寻找海外买主等相关服务。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如前文所述,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较差,亟需一个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作为保障。而黑龙江省的农业保险发展较慢,很少有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目前只有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较好,但亦存在承保范围小,险种较少的问题。
首先,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根据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中应具有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及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目前在黑龙江省只有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发展较好,缺乏其他的经营主体,政府应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引入更多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其次,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增进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但其本身经济效益较低,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所以,为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如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减免其税收或对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等,鼓励各类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