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售转型”的概念被媒体广泛援引,将战略转型的重心移至零售领域,似乎成为部分银行的发展方向。
此类风向是否拥有依据?银行是否有动力来发展零售,其目前态度又是如何?这篇文章,麻袋研究院将根据国内主要上市银行(国有行、股份行)披露的年报数据,就公司及个人贷款业务规模、业务占比、利息收入、不良率等指标展开简要分析。
一、贷款业务规模
1.公司贷款
公司贷款业务是银行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有力体现,是多数银行目前聚焦的主业所在。从公司贷款的绝对规模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占据绝对优势,截至年年末时点的对公贷款余额均保持在5万亿元级别以上,如图1所示:
环比增长方面,国有大行的对公新增不及股份银行。其中,民生银行以13.61%的年增长率拔得头筹,浙商银行以12.66%紧随其后。
近年来,银行在对公业务的转型方面动作频频,以中信银行为例,年持续推动公司银行一体化转型,强化客户分层、发展交易银行,使公司客户数达到74.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3万户,增量创历史新高。
2.零售贷款
相比对公贷款,零售贷款的规模量级有所欠缺。以宇宙行——工行为例,其年末对公贷款逼近十万亿元规模,比零售贷款多出了三万余亿元。从个贷绝对规模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依旧占据了绝对地位,下图展示了各行年个人贷款余额:
年增长率数据显示,浙商银行由于原先个贷基数较小,其年增竟高达36.87%;招商、平安、中信、邮储亦在个贷方面获得15%的增速。结合公司贷款增长数据,尽管多数银行个贷规模不及公司贷款,但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表1数据显示,12家银行中,9家公司贷款规模大于个人贷款;3家个人贷款规模占据绝对地位的银行包括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平安、招行亦被市场视作零售转型的典范。根据历史数据,年时招商银行的个贷占比还不到30%,而如今已超半壁江山。
在个贷占比呈现绝对优势的名单中,邮储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国有大行。年报数据显示,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超6亿客户的资源优势——“在行业零售金融快速发展的市场形势下,本行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有力推动差异化的零售银行战略定位有效落地。”邮储银行坚守零售银行战略定位,服务超过中国人口40%的个人客户,较上年末增加.11万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超过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余亿元。
二、盈利与不良
1.不良率
不良率反馈银行资产的质量情况。麻袋研究院分别对公司贷款、个人贷款不良率进行了统计,12家银行中有10家银行个贷业务不良率均低于公司业务不良率,两家公司不良率相对更优的分别为民生银行和邮储银行,如下表所示:
12家银行中,个贷不良最低的为建设银行。建行在年报中表示,“通过完善信贷政策制度、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是不同类型资产盈利价值的体现,而平均收益率则反映出资产收益情况。表3整理了银行公司/个人贷款的利息收入与平均收益率情况:
上表中反映的规律是:个人贷款资产的平均收益率普遍大于公司资产;国有大行的平均收益率普遍大于股份行。多家银行个贷平均收益率超过6%,其中平安银行个贷收益率以7.74%遥遥领先,同样主打零售银行概念的招商银行,其个贷收益率为6.07%。结合上文两家银行的不良率数据,零售资产不良率显著低于对公资产,而其盈利水平又优于对公,这给予了这些银行发展零售的充分动力。
三、对公or零售?
尽管“零售转型”的口号在市场间广为流传,但各行态度究竟如何?
从年报观察,除招行、平安、邮储依旧体现其长期零售重心的战略方针,而其他银行则表现各异,具体而言分为三类:
一是对零售业务表现出极大兴趣。光大银行在获取零售业务带来的红利后表示,“零售业务价值创造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在营业收入贡献、零售客户总量、资产质量等关键指标领先优势明显。。零售业务为全行营业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业务转型初见成效。”
二是未明确业务偏重。例如建设银行在年报中简单表示“本行努力践行新金融理念,纵深推进新零售发展”;农业银行既提及推进零售业务与网点转型,又表示“加快对公场景金融建设,强化产品整合和业务集成,为产业链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提供“交易+融资”综合服务方案”。
三是坚持以对公为重。例如中信银行表示,对公业务是其传统优势,过去一念间对公业务一体化经营水平整体有所提升,实现了对公客户高质量增长。
总结
疫情背景下带来的数字金融发展,为银行大力拓展零售业务提供了良好契机。
从年报信息观察,银行披露的零售业务转型,更侧重于搭建线上设施、推进线上营销等,而并非整体战略向零售业务进行倾斜。
疫情后时代,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备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