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嘉祺
来源:中国经营报
年“十四五”开局之年,郑州银行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上半年实现了盈利规模的稳健提升。
8月29日,郑州银行公布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净利润25.40亿元,较年同比增长2.71%;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24.54亿元,较年同比增长1.49%;同时,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不良贷款率由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97%。
经营数据的提升离不开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年以来,银行业始终面临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亟待破解发展困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立足中原地区的地方法人银行,郑州银行持续巩固“商贸金融、市民金融、小微金融”的特色定位,同时探索了“乡村金融、小微金融、科创金融”——“三新金融”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延伸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触角。
净利润增速稳步提升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郑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70亿元,较年初增加.56亿元,增幅4.41%。郑州银行将该行资产总额的增长归因于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等增加。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76亿元,较年末增加.16亿元,增幅12.70%。
在持续助力实体经济的同时,郑州银行让利企业和百姓生活的坚持并没有变化。但在盈利方面,郑州银行仍以同比2.71%的增速,实现净利润25.40亿元。
在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增速的稳步回升,与郑州银行的业务调整不无关系。
上半年,郑州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57.69亿元,较同比增加人民币3.21亿元,增幅5.90%;占营业收入83.03%。其中,业务规模调整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9.13亿元,收益率或成本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5.92亿元。
同时,郑州银行持续强化成本管理。截至上半年末,该行业务及管理费12.94亿元,降幅达3.71%。根据市场经营环境及资产结构变化,郑州银行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报告期内,该行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同期减少7.99亿元至24.11亿元,降幅24.89%,营业支出由46.22亿元下降至年6月底的37.82亿元。
在防控风险方面,年上半年,郑州银行不断扎实开展内控合规检查,构筑风险防控屏障。据悉,该行重新梳理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开展了合规经理派驻制改革,向34家分支行派驻合规经理,并充分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和模式,不断优化合规监测模型;并对违规及失职行为进行追责等。
在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下,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提升。截至年6月底,该行不良贷款率1.97%,较年初降低0.1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95%,拨备覆盖率.01%,符合监管要求。
持续深化“三大特色定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年,郑州银行持续夯实“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家、精品市民银行”的三大战略重点。
在商贸物流金融业务方面,郑州银行持续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商贸物流银行”。在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该行借助郑州市作为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商贸物流银行建设为指引,打造金融型、交易型、服务型的商贸物流银行平台。报告期内,郑州银行继续推进商贸物流银行建设,以交易银行业务为基础,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四流合一”,聚焦“五朵云”线上服务平台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整合。
其中,截至报告期末,郑州银行企业网银已累计签约客户近户,“云交易”现金管理平台已经为超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财资管理解决方案,银企直联已与超百家中大型集团客户成功对接,累计发行单位结算卡超张;“云融资”平台为超家上下游客户融资余额超亿元;“云商”平台注册会员余户,帮助核心企业上游超户累计融资超亿元;“云物流”D+0货款代付产品实现代付32万笔,金额44.2亿元,物流托付累计交易55.9万笔,金额达到10.6亿元。
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方面,郑州银行践行社会责任,聚焦“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家”。郑州银行通过优化小微商业模式,回归小微业务本源,从三方面落实服务:一是以打造拳头产品为核心,以数据化、线上化、智能化为目标,聚焦房产客群、数据场景客群、科创客群、供应链客群、长尾客群等五大客群,不断开展小微产品创新。二是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实现全流程管控。打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