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行
原标题: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年4月14日,人民银行举行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罗延枫: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参加人民银行的新闻发布会。
4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年第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如何看一季度的数据以及反映出来的金融形势,目前市场上讨论的非常多,非常希望得到央行的解读。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和力度。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如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社会各界对此都非常关心。我们今天举办的这次新闻发布会将重点解读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并回应近期市场 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五位发布嘉宾共同出席,他们是: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女士,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先生,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先生,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阮健弘司长解读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
阮健弘: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4月11日,人民银行向社会发布了《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一季度,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和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4和0.3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亿元。
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5%,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8.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6%,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万户,同比增长42.9%。
三是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一季度,人民银行持续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潜力,带动一年期LPR和五年期LPR分别下降十个基点和五个基点,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当前,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谢谢。
罗延枫:谢谢阮司长,下面进行答问环节,欢迎大家围绕今天的主题提问。
中国证券报:我们看到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请问央行对此如何看待?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呈现了哪些亮点?央行对未来的增长有何预期?
阮健弘: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是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77万亿元。这主要是金融体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加大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结果。
从结构上来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增强。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二是企业直接融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股票融资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三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1.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9万亿元,主要是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前置,助力稳增长。
四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降幅明显缩小。一季度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减少亿元,同比少减亿元。
此外,我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一下银行承兑汇票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票据融资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增加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多增较多。银行开展承兑汇票业务有利于开票人和收款人顺利开展商业活动。根据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采集的逐笔银行承兑汇票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银行开立承兑汇票共惠及十万余家开票企业和50万余家收款企业。从开票企业和收款企业的分布来看,私人控股企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较多。开票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份。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服务实体经济,预计社会融资规模将平稳增长。谢谢。
路透社:最近一些市场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央行是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货币政策有何影响?政策上会如何应对?在疫情反弹、外部地缘政治冲突、房地产下行等多重压力下,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如何发力?如何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孙国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支持小微经营主体万户,同比增长42.9%。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9.5%。初步统计,年第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降至4.4%左右,较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这些新挑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价格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谢谢。
经济参考报:日前央行批准了两家机构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牌照,请问未来我们发放牌照有什么计划和安排?在发放牌照的时候会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李斌:谢谢媒体朋友关心金控方面的工作。自《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实施以来,人民银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依规开展金控公司准入管理和监管工作。近日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控公司设立许可已获批。目前还有三家已受理企业,人民银行正在按程序开展审批工作,并稳妥有序推动其他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要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推动非金融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补齐监管制度短板的重要举措。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目的是全面持续掌握整体经营状况,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稳健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人民银行始终坚持监管初衷,在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过程中重点考量以下因素:一是非金融企业应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二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要合规,大股东核心主业突出,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规范、投资资金真实合法。三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当简单、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四是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等制度有效,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以后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隔离机制、充足的资本水平等。
人民银行将持续推动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为契机,摸清家底,推动金融与实业有效隔离,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实现对金融板块股权的集中管理,这有利于提升后续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形成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风险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朝日新闻:上海还继续封控政策,可能导致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央行认为以后需要哪些支持它们的政策?
邹澜: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和行业特定扶持措施两个方面,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给予重点的倾斜帮扶。3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落实落细金融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支持困难行业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的安排,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比重。
三是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督促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最后,我们还将加强与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推进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更好发挥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作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第一财经日报:近期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评级报告,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下一步央行在继续推动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孙天琦:谢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持续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宏观杠杆率总体趋稳,高风险集团和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稳妥化解,金融秩序全面清理整顿,金融反腐治乱有力推进。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风险收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年末,我国金融业万亿元总资产中,银行业超过90%,“银行稳、金融稳”。年4季度央行对银行业评级结果显示,家参评机构中,家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约占参评机构总资产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一直优良,资产占比70%左右,发挥了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全国高风险机构家,数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金融风险处置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市场经济是有周期的,随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起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个别的高风险机构。既不要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也不要在下行期过度悲观,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好跨周期管理,争取走在金融风险曲线的前面。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有效制衡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找准定位,服务当地、服务小微和“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风险化解的举措上:对于增量高风险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将央行评级、监管评级与早期纠正有序衔接,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确保早期纠正的及时性。“限期整改”的硬约束,就是“不纠正即处置”,不使高风险机构在一些地方出现淤积。同样,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非法金融活动,要早认定、早处置,认定要准,下手要稳、下手要快、下手要坚决。对于评级良好的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对异常经营指标早发现、早预警,抓早抓小“治未病”,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年,金融稳定部门共发现个别指标出现异常、有潜在苗头问题的银行家,通过及时采取措施,推动了家银行有序化解了风险隐患,其中50%左右的机构在一个季度内就可以完成纠正。对于存量高风险机构,按照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严格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压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处突的第一责任,推动落实党中央要求的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扎实推进风险处置和高风险机构压降工作落地落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国常会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计划,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工具设立的背景和具体的使用安排?比如说利率水平、适用的银行范围,还有重点实施项目以及惠及哪些企业和个人?具体什么时候落地以及将来还有哪些重点领域会设置再贷款支持计划?
孙国峰: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正在按照精准滴灌、正向激励和市场化原则,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
关于科技创新再贷款。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强国战略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该工具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在操作上支持范围分别按照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有标准认定。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范围内的企业开展融资服务。适用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额度为亿元,利率1.75%,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季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6个月及以上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政策性、市场化养老模式外,面向普通人群的养老服务仍有较大缺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性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亿元,利率为1.75%。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上述两项专项再贷款,尽快推动两项政策工具落地见效,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贷款结构上有哪些特征?未来信贷增长有何预期?谢谢。
阮健弘:一季度,新增的人民币贷款是8.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亿元,这是一个统计上的高点。一方面,金融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信贷扩张靠前发力,信贷投放节奏加快。另一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了贷款规模的增加。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的12月低8个基点。
3月末,全部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同期全部本外币贷款的增速高0.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59万亿元,同比少增亿元。
从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
二是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
三是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所回落。3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3.2%,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
四是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谢谢。
中国日报:请问一季度房地产信贷增长情况如何?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近期多地房贷利率出现下调,个别地方首付比例也有所调整,请问具体情况如何?
邹澜:房地产贷款主要由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项构成。个人住房贷款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比如说,新房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的比值,从长期观察,始终在38%到42%之间波动。受疫情近期多发、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产建筑营销活动受阻等因素影响,商品住宅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也有小幅回落。此外,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断增大,每个月的还款额也在逐渐增大。3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尽管我们观察新房贷款发放额与新房销售额的比值还处于历史上较高的水平,但余额同比增速比去年末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开发贷款看,恒大风险显性化后,金融机构出现了短期的应激反应,人民银行积极指导商业银行更多 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明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确定遵循因城施策原则,采用了全国、城市、银行三层的定价机制。以利率下限为例,全国层面首套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的LPR,二套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这是全国都要遵守的下限政策;人民银行各省分支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全国政策下限基础上,确定辖内每个城市的贷款利率加点下限,这是本城市范围内都要遵守的下限,实践中,多数城市直接采用了全国下限,没有额外再做加点要求;银行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明确利率的定价规则,在各城市利率政策下限基础上,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加点数值,这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决策。
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此外,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要求,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下调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这是城市政府、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化调整,适应了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的特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彭博新闻社:现在美元处于升值的趋势中,相对来说人民币汇率如何保持稳定?还有受外部环境影响,我们现在看到外资处于流出中国的趋势,日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调整?央行如何应对这种汇率可能的波动?如果后期汇率受贸易顺差支撑持续保持强势,中国央行是不是会采取一些措施应对?对于出口外向型企业,如何降低因汇率波动而受到的影响?谢谢。
孙国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与上年末大致持平。我国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总的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外汇局在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要求外汇自律机制对银行认真开展风险中性评估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外贸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成本。二是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在政策支持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形成合力。指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减免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相关外汇交易手续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成本。三是人民银行外汇局分支机构以及银行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和上门指导,促进企业更好地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这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避险产品管理外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企业套保比例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时密切监测国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谢谢。
红星新闻: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一季度的表现情况是怎么样的?央行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更好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积极作用?
李斌: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规模合计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这个数字高于同期跨境人民币业务整体增速14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进一步提升。其中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业务成为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长的新动能。一季度结算量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1%和37%。
对境内外贸企业而言,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有助于消除跨境贸易活动中的币种错配风险,节约汇率成本,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有所增强。
近年来人民银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境外主体对人民币的接受度逐步提高。年一季度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达到9.7万亿元,同比增长8%。截至今年2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和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约10.5万亿元,同比增长9%,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超过1.5万亿元。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使用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稳妥有序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研究出台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政策,研究扩大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市场提供优质、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我们知道国常会要求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希望介绍一下这项专项再贷款的情况。
孙国峰:支农支小再贷款是普惠性、长期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农再贷款主要支持“三农”领域,支小再贷款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发放对象均为地方法人银行,引导其扩大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接续工作,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增强政策的直达性、普惠性、有效性,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其中,从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
年以来支农支小再贷款效果良好,撬动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截至3月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到1.85万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亿元,同比增加亿元;支小再贷款亿元,同比增加亿元。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发挥好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功能,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谢谢。
新京报:请问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购房者面临还不上贷款的情况,我们看到很多银行已经出台了差异化的延长还贷政策,请问央行会有进一步的政策指导吗?
邹澜: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38.8万亿元,另外还有公积金贷款余额约7万亿元,两项合计超过46万亿元,对应大约1亿笔贷款。贷款质量整体比较好,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也就是说,每1千笔贷款大约有3笔暂时处于不能正常还款的状态。和一般的企业贷款不同,个人住房贷款期限非常长,主要是依靠借款人每月的收入,按月等额偿还利息和本金。银行发放贷款主要根据客户收入情况,重点支持居民家庭力所能及的购房自住需求。从历史上看,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质量与就业、收入关系非常密切,反而受房价波动影响比较小,这与有些国家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因此,年1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从大型银行当时的实践来看,在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后来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贷款偿还很快恢复正常,到年末,不良率已经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各界对延期还款的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售住宅项目缓建停工、延期交房,人民银行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综合项目实际、借款人意愿等,依法依规妥善协商处理,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上海证券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信贷投放量较大的地区是否因为疫情影响出现了信贷投放的收缩?对全国的信贷投放量是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阮健弘:当前全国的贷款总量是平稳较快增长。前面我也向大家介绍了,当前人民币贷款的增速是11.4%,增量比年初新增了8.34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国。按可比口径统计,3月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5%、14.9%、15.8%和13.7%。上海贷款增速是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比全国高3.5、4.4和2.3个百分点。从增量上看,3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多增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请问今年接续转换之后,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目前是怎么样的?
孙国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自年1月1日起实施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其中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从年起到年6月底,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激励地方法人银行扩大普惠小微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年一季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人民银行预计提供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资金约44亿元。谢谢。
凤凰卫视:请问央行此前提到的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主要背景考虑是什么?在金融安全网中的定位是什么?与现有的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之间是什么关系?谢谢。
孙天琦:党的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我国金融风险目前整体收敛、总体可控。为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应对处置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重大金融风险。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实践总结,是未雨绸缪、主动谋划、健全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是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安排,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举措。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与安全。根据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有关条款,“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向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主体筹集的资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组成”。
在常规金融风险处置中,主要由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依法依职责投入,不涉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使用;在重大金融风险处置中,金融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等各方,依法依职责充分投入相应资源后仍有缺口的,经批准后,按程序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进行重大金融风险处置。谢谢。
罗延枫: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的提问,今天一小时的时间我们共回答了15家媒体的提问。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依然还有不少的媒体想提问,欢迎大家跟新闻处联系,我们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向大家作出回应。
非常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