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友人对我说,他所在地区一家市内的银行,近日新开了一种新的储蓄方式,很受欢迎。根据一家银行的金融管理人员,换算成年息为5.04%,这种存款能不能存?
近年来,各大银行的基准利率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很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比较低,即使在一些情况下,也会有一些上浮和优惠,但是,真正的利率并不高,一年的定期存款通常是2%,三年的最高也就是3.55%。
关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高利息,竟然达到了5.04%,我们确实要搞明白了。
按照这个说法,从十万块开始,以后每月能拿到块钱,一年能拿到块钱,也就是5.04块钱。
这种利息,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几年前,他们还能拿到4.%的利息。
即便一些银行推出高额利息收入的高额储蓄,以招揽储蓄,但其回报率也不一定会超过4%,顶多也就是3.6-3.8%。
在我看来,百分之五的利息,应该不是真的。
第一个例子就是金融类的金融商品。
我发现,我的移动银行里,有超过5%的金融产品。
但是,我们都清楚,理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它的收益也会有高低之分。通常情况下,所显示的要不是过去一段时间的收益率,要不就是未来的预期收益率,还有可能是业绩比较基准,而不是在到期时,肯定能拿到的收益。
而我发现的这个移动银行,是一个中等风险的金融机构,已经达到了R4的标准,想要收回本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第二个原因就是,它是一种保险单。
如今,各种类型的保险都有,银行代理的保险也很常见,也不是没有盈利5.04的产品。不过大家都清楚,投保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费,而且不能提前提取,因此大家在投保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判断自己的回报率,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判断自己的回报率。
第二种则是万能型,万能型的养老金,在特定的时期,养老金会很高,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会一直保持在这个数字上,比如五年、十年。
第三个选择就是投资。
最近这两年,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多,投资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虽说说好的也有5%的回报率,但是回报波动太大,损失的风险也太大了。高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并不是一个好的参照。
银行吸收存款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获得差价,如今的投资市场非常复杂,一些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表现,也会推出一些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因此,我们不能够因为高回报而盲目地将钱投进去,要擦一擦眼睛,进行鉴别。
总之,对于那种回报比同期银行利息还高,且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理财产品,我们必须慎重选择,万一选择错误,损失惨重,反而是得不偿失。
毕竟,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很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前任员工”的替罪羊。
您的每一个赞,都是我们的灵感来源,多点个赞,就会有更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