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都相继宣布再次下调储蓄存款利率,三年期、五年期的定期利率下调了15个基点,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已经正式告别了”%时代“。
随着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挪储风”也逐渐兴起,那这笔钱我们该挪到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持续低迷,钱该放在何处?
目前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储蓄型保险?
总结
一、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钱该放在何处?
今年以来,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降息,对于习惯储蓄的中国人来说,堪比”当头一棒”。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降息在未来也成为一种常态。
据今年7月最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来看,基本已经告别了“%时代”:
我们再来看看过去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走势图:
不难发现,利率下行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未来我们还有可能像日本一样进入“负利率时代”。
很多金融大佬见此势,纷纷呼吁大家“挪储”,也就是把部分存款挪到别的资产规划工具上去,和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上的道理一样,尽可能减少我们的资金损失。
深蓝君也整理了一下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几个家庭资产规划工具,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储蓄存款能挪到何处:
可以看到,从风险性来说,银行存款、国债以及储蓄类保险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而从收益来说,股票、基金的收益虽高,但风险很大,这类投资方式并不太适合普通人。
那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同时兼顾风险性和收益性呢?
当然有!那就是储蓄型保险。
首先,储蓄型保险是一种保险产品,保险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从保险公司到具体的产品都受国家金监局和《保险法》的层层监管与保护,安全性是极高的。
其次,储蓄型保险能够锁定长期利率,收益具有稳定性,它在投保之时就已经确认好保障期内的保单利率,不受市场利率的影响,最高收益率能去到.5%~4%左右,而且是用复利计算的,经过长时间的复利增值,保单最终能看到较为可观的收益。
因此,继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储蓄型保险就突出重围,成为了大家用于家庭中长期资产规划的新方向。
那目前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储蓄型保险呢?我们在下文展开说,一起往下看。
二、目前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储蓄型保险?
常见的储蓄型保险一般分为两类: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
它们两者的区别如下:
可以看到,年金险最高收益率能去到4%左右,它更注重资金的专用性,什么时候领钱,领多少钱都是在投保之时就已确认,一般不支持加减保,适合用钱需求明确的人群。
而增额终身寿险的保单则更为灵活,一般都有减保、保单贷款等功能,资金运用较为灵活,适合用钱需求尚未明确的人群。
受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本月底定价.5%的储蓄险产品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以后能买到的都是%的产品,收益或将比现在低很多。
深蓝君也整理了一下目前值得推荐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1、用钱需求明确,买年金险
下面直接说结论:
想要每年领到更多的年金,选星海赢家(庆典版)计划二:以表内的测算条件为例,它在被保人60岁后,每年能领到15.5万年金,比同类产品都要高。
注重80岁前高收益,选星福家(定期版):该产品在80岁前的收益是领先同类产品的,以表内测算条件为例,在被保人80岁时,IRR能达到.96%。
追求稳定收益,选龙抬头:该产品的年金可保证领取20年,也就是说无论被保人是否在世,这20年的钱是一定能拿到手的,避免出现“人没了,钱还没领”的尴尬情况。
预算不多,选智享金生:相比而言,它的投保门槛低很多,只需元即可起投,对预算不多的打工族都很友好。
2、注重资金灵活性,买增额终身寿险
下面也直接说结论:
预算不多,或追求灵活的保单,选乐满满号:该产品投保门槛非常低,仅需元即可起投;且保单支持加减保,很灵活,不过需注意,产品停售后就不支持加保了。
追求后期高收益,选增多多号(泰山版):以表内测算条件为例,在被保人80岁时,保单的IRR就达到了.%,后期收益领先同类产品。
想要更快地看到保单收益,选金玉满堂典藏版:以表内测算条件为例,该产品仅需6年,保单的现金价值就超过了已交保费,开始看到具体的收益,速度相对快很多。
如果您对以上储蓄险产品感兴趣,想要详细了解它们的信息,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老师来为您一一讲解。
三、写在最后
#鲲鹏计划#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下行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可能还会进入“负利率时代”。
为了让我们的钱更“值钱”,看来真的要另辟新径,比如挪一部分的存款放在储蓄保险等安全的地方去增值,让我们未来的养老、子女教育等刚性支出有保证。
本月底储蓄型保险也即将进入新一轮“下架潮”,未来能买到的产品定价为%左右,远低于目前.5%的定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趁这段时间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