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年,我国居民储蓄为93.44兆,平均每个人的存款金额为6.67万元。而今年,我国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已超百兆,平均每个人的存款金额已超9万元。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百姓的钱包变得越来越鼓了。
随着手中的积蓄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希望通过各种理财投资方式,让自己的存款变得更有价值。但是由于实力和经验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存款存银行,或者购买储蓄国债。那么,如果有20万元存款,究竟是用来购买储蓄国债好,还是存银行定期好呢?对于这一问题,内行人给出建议。
一、安全性
从储蓄的安全性来看,不管是存银行定期还是购买储蓄国债,都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因为银行定期存款有存款保险保障,能一次性保障50万元本息的安全。而储蓄国债,因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所以本息肯定会兑付,信任程度高。
二、流动性
从资金的流动性来看,定期存款相对比较差,因为一旦把钱存入其中,需要存满到期才能拿到相应的利息,否则将直接按活期利率计息。而储蓄国债,不仅可以选择付息方式,包括每年一付息或者到期付息。提前支取还可以在持满半年以后,根据档位计算相应的利息,可减少利息损失。
三、利率
从存款收益来看,自央行实行降准降息政策以来,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紧接着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水平也开始下调。这对投资者而言,将会造成一定的利息损失。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国有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三年期降至2.45%,五年期利率降至2.5%。而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水平,三年期降至2.85%,五年期利率降至2.97%。
也就是说,如果有20万元存款,存定期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到期后每年的利息收入为、元。但如果存储蓄国债三年期和五年期,到期后每年的利息收入为元、元。显然,同样的时间,存储蓄国债要比存定期存款拿到的利息收入更多,更划算。
四、哪个好?
如果非要从定期存款和储蓄国债做出选择,那么一定是储蓄国债。因为从某方面来说,储蓄国债的安全性要比定期存款更高。而且储蓄国债的利率也相对比较高,资金流动性也更强。因此,如果有20万元,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储蓄国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利率呈下行趋势,如果将资金集中存放在定期存款或储蓄国债,未来可能会面临贬值的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将资金分散打理,比如在定期存款或储蓄国债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借政策大势兴起的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每30天可享得1%的利润,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提高整体回报。
总之,定期存款和储蓄国债都是能够确保本金安全和收益稳定的理财工具,但如果二选一,肯定是储蓄国债更有优势。不过,由于储蓄国债的发行额度有限,并不是想存就能存的。因此,大家也要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