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24年前在银行存1000元到期拿1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xxbdf/

年,李女士兴致勃勃地赶往银行,准备去取24年前在此存下的元,按照当时业务员所介绍,如今连本带息她能取得元。

然而,当她将储蓄合同交给工作人员时,却遭到了冷漠拒绝:

“储蓄合同无效,不予兑换。”

心有疑虑的李女士,忍不住询问理论,但银行却言辞凿凿,始终不肯支付,李女士忍无可忍,直接将其告上了法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女士的经历是否真实?最后宣判结果又是如何?

年,李女士在湖北孝感的一家公司上班,兢兢业业数年,好不容易攒够了元,听说银行推出一项新型业务,回报率很高,她便想着具体了解一下。

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向她介绍,这个保值储蓄业务,会在正常存款利息的基础上,根据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率等,提供一个13%的保值贴补率,属于相对稳妥且收益率较高的业务。

唯一一个弊端就是,存款时效长。李女士想办理的那项业务,要持续24年之久。

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李女士粗算了一下,若是现在存入元,24年之后便可以得到元,这在当时可是笔不菲的收益。她当下便动了心,与银行签署了一份储蓄合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好不容易熬了24年,等到银行兑现时,却被冷言拒绝。

银行解释称,早些年为了吸引更多储户存款,确实推出过这种保值性储蓄业务,以3年为一个保值周期,到期后自动续存。

但在年,也就是李女士办理业务后第二年,央行便发布了《对保值储蓄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银行停止提供到期自动续存的保值储蓄服务,未到续存周期的李女士,自然也成了被强制停止业务的一员。

只不过,对于银行的这套说辞,李女士完全不予认同的。

在她看来,储蓄合同合法合规,银行未曾告知相关新规定,更未曾有过服务取消的相关通知,因此,银行必须按照合同内容,支付其本息收益元。

面对这纸时隔24年的合同,银行根本不想承认,更不想担责,便以“存期不合规”为挡箭牌,多次拒绝李女士的要求。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礼让,事情耽误数久都得不到妥善解决,恼怒的李女士便直接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最终,法院判定储蓄合同合法有效,银行应按照规定向李女士支付元。

由于李女士为实际受害人,所以案件受理费元,也由银行全权承担。

李女士牵挂了24年的事,总算得到了解决。

看到这个判处结果后,只觉大快人心!

现实生活中,银行与客户间的纠葛,数不胜数,大多数人遇到权益被损害之时,迫于对方的威信,施压,便选择了隐忍,妥协。

但银行,说到底还是为保障国民利益,维护国民权益而存在的,它的长久发展,少不了客户的支持。

若是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得失,而忽略专业诚信的塑造,必定会失去国民的信任,继而走向瓦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