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制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滨州金融机构日渐完善,金融总量飞速提升,证券市场交易日渐活跃,保险业欣欣向荣,金融生态环境日益完善,滨州金融业逐渐由“小马拉车”向“快马加鞭”跳跃,大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体制由单一银行体制向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多元化体制转变
年之前,原惠民地区金融机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惠民地区中心支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惠民地区中心支行2家。年,2家金融机构共有机构网点个,从业人员人。
经过40年的发展,滨州市已建成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较为全面的金融组织体系。截至年底,滨州市全辖各类银行业分支机构余家,相当于年机构总数的4.4倍,从业人员余人,相当于年从业人员总数的7.8倍。
存款增长加快,金融机构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亿元,相当于年存款总量的倍。
从增长速度看,人民币各项存款在年之前尚不足1亿元;从年至年10年时间达到10亿元,之后存款速度加快,到年仅3年时间就达到20亿元;年突破亿元,到年10年时间存款达到亿元,年存款接近亿元,年突破0亿元大关,年突破亿元。
贷款增势迅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力度明显加大
截至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亿元,相当于年贷款总量的倍。年以来,滨州市贷款增长加快且增幅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受金融环境恶化、担保圈等风险影响,贷款增速有所下滑。
从增长速度看,人民币各项存款在年之前不到3亿元,从年至年10年时间达到20亿元,到年贷款突破亿元,年贷款接近亿元,之后贷款总量迅猛增加,以年均亿元速度递增,到年贷款达到亿元。
证券市场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年4月25日,滨州证券营业部成立,为地区城市信用社与青岛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机构,隶属地区城市信用社中心社,发展成为目前的青岛万通证券滨州营业部。年8月,齐鲁证券滨州营业部成立。
截至年末,滨州拥有证券分公司1家,证券交易营业部7家,全市有美罗福、卓佳电子、恒嘉高纯3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中国宏桥、西王食品、西王特钢、渤海汽车等上市公司实现定向增发、发行公司债,证券市场再融资总额.7亿元;海瓷文化、十里香、玖辰农业等11家中小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保险业平稳发展,服务民生能力增强
年,滨州地区保险事业恢复开办,隶属地区人民银行管理,经营范围仅限于财产保险。
进入21世纪,滨州保险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年末,滨州市共有48家地市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27家、寿险公司21家,年实现保费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4.95%;全年共支付赔款与给付32.24亿元,同比增长5.16%。民生灾害救助保险正式启动,全年补偿救助金.7万元;农业保险支付赔款余万元,试点开展小麦大灾保险业务;大病保险支付医疗费1.5亿元,14类报销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保险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服务民生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