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存款新趋势,大额存单难觅踪影

文/玉笛绕青丝

编辑/玉笛绕青丝

在如今的金融圈子里,银行们正在忙活着重新规划自家的产品线,特别是大额存单这部分。

就拿广州的一家城商行来说吧,他们的客户经理小刘(化名)整天忙着向客户解释:“抱歉啦,三年期的大额存单现在没货了。”

这种情况已经俩月了,而且新一批的利率比起去年同期有所缩水,和普通定存的利率差不了多少,就差那么一点点(5个基点,简称BP)。

其实啊,最近不少银行都在积极地减少大额存单的发行量,这都成了他们战略的一部分了。

大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在价格和存期上都做了调整。

一方面,很多银行多次降低大额存单的利率,和普通定存的利率差距是越来越小,之前那种高人一等的优势都没了。

另一方面,有些银行主动地调整了存期结构,特别是那种三年期的存单,现在真不好找。

这种现象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整个存款市场的利率都在普遍下降。

就拿建设银行和广州银行的大额存单来说吧,最近六个月,利率分别下降了50BP和55BP。

调查发现,现在多家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里,除了几家民营银行的利率还能超过3%,其它的银行利率都在3%以下。

因为利率下降和产品结构调整,银行经理和客户对大额存单的兴趣是大不如前。

以前那种“一单难求”的火爆场面早就没了,现在银行客户经理更愿意推荐客户买储蓄型保险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比如说,某家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就提到,在现在这种低利率的环境下,他更倾向于建议客户把钱投到保险里,这样可以锁定长期的收益率。

他推荐的一款储蓄型保险产品,承诺的保底收益率有1.9%,加上分红,预计年收益率能达到3.5%到3.8%。

至于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也挺受追捧的。

这类产品适合短期内需要用钱的客户,而长期资金可以考虑投保险。

这些调整都反映了银行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正在寻找更有效的资本管理方法。

但话又说回来,储蓄保险和理财产品跟银行存款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它们不能保证本金的安全。

市场上大多数的储蓄型保险产品都需要比较长的投资周期,如果提前退保,可能会损失本金。

理财产品自从实行净值化改革以来,收益率主要受市场波动影响,早就不再稳定了。

银行调整大额存单的产品结构,主要还是为了控制负债成本。

随着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缩小,以及贷款收益率持续下降,银行不得不通过调整存款结构和控制高成本存款来管理负债成本。

银行还在积极地调整存款和贷款产品,以便在这种压力下保持竞争力,力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稳脚跟。

玉笛认为,银行在大额存单领域的产品策略调整,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和变化。

随着利率的下降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有效管理负债成本。

未来,银行可能将继续探索更多样化的负债管理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和稳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也需要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