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大厂,不如进工厂,金融圈的内卷还将

白癜风能吃水果吗 http://m.39.net/pf/a_4486689.html

每年中国的财经类大学毕业生超过万,而银行、证券、基金业的就业增量或不到15万。如果万人都以进入这些机构为目标,已经出现的内卷态势,可能还会加剧。

在经济脱虚向实,政策指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硬科技、新能源等方向,而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在存量博弈中利润趋降的大势下,“进大厂,不如进工厂”或将成为年轻人新的选择。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刘鲜花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了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且、两年累计新增75万。

与此同时,这一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则连续第三年超过0万。这意味着,4年后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还将持续上升,通往顶尖机构的机会之争,也将更加激烈。

其中,尤其是万人中占比超过10%的经济、财经类毕业生,如果有志于进入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发展,那么,在近年这些机构岗位需求持续收缩的大背景之下,可能在求职中面临机会减少、门槛提高的内卷困局。

01

供需PK:金融圈的内卷还将加剧?

今年高考期间,一条关于某顶流基金的基金经理的朋友圈推文——“把我当年全省第一、数学满分的实力和运气用意念传送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欢迎报考清华大学”,引发一众基金经理们的接龙,纷纷亮明了自己的高考状元身份。

虽然后来推文主角澄清这并非本人发布,但各大基金经理学霸的身份却不假。

盘点金融圈两大王牌职业——券商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学历可以发现,他们大多为国内外知名院校学霸的“出厂配置”。

从基金经理的学历来看,96%为硕士及以上,本科仅占4%。北复清交、上海财大、人大、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大和武大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均为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主要的毕业院校。可见,名校文凭依然是金融圈重要的入场券。

不过,仅有名校文凭并不足够。有圈内人士表示:“十年前,本科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入银行总部、券商、基金公司;如今,本科学历基本直接就会被HR忽略,就连硕士学历也只看清北复交和常青藤名校等。”

而要在券商研究、投行、基金投研部门谋求一份心水职位,即便基本学历配置集齐了国内外名校本科、硕士背景,也并非易事。毕竟,这样的职位多伴有高起薪的加持。今年有传闻称,有证券公司应届生每月底薪将涨到3.8万元。

基金当然也不多让。年为公募基金大年,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用也水涨船高,如易方达年的管理费用合计达到了56.5亿元,而其员工人数仅有人,华夏、汇添富、天弘、兴证全球等基金公司的员工数也不足0人,其管理费用均高于35亿元。其中,兴证全球的员工人数仅有人,利润之丰厚可见一斑。

集中了状元级人马的基金经理,薪酬更一直为人所艳羡。年一份针对公募基金的薪酬调查显示,其平均年薪为万元,年薪在千万元级别的也不在少数。

高薪厚职之下,金融圈为众多职场新人向往,其另一标签——“内卷”也因此越贴越牢。

金融圈内卷的原因何在?剖析供需双方的容量,或可找到答案。

需求:金融圈的职位容量有多大?

我们且从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角度,选出金融圈三大最受青睐的子行业——银行、证券、基金,来看其目前的职位容量和可能的增量。

首先来看银行,这是资产体量最大的一类金融机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求职目标。

据中国人民银行各年度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国内银行从业人数在年共有万人,以后每年以大概2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年共有万人。随后,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增量趋缓,年仅同比增长不到1万人,年报复性增长15万人,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到年,银行业从业人员总计.61万人,同比增加3.33万人(表1)。

统计银行业年到年这10年的就业增量,大概为.2万人。年后,银行从业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特别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近几年均呈下降趋势。这或与近年银行大刀阔斧开展数字化转型,大幅削减员工数量有关。

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年的员工总数达到了.75万人,到年则为.75万人,3年间减少了约2万人。目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员工人数最多,均超过了43万人,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员工数分别达到了35万人和31万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员工数也达到了17.8万人。

再来看看证券行业的情况。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数据,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家证券公司,合计从业人员共有34.2万人,其中,一般证券业务有20万人,分析师仅有人,投资顾问6.5万人,证券经纪人有6.06万人,保荐代表有人(图1)。

图1: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从业人员年为34.43万人,较年下降人,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年又继续下降到34.2万人。这背后,是一般证券业务人员、证券经纪人这两类基础性从业人员减少,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及保荐代表人等“含金量”高的岗位仍稳定增加,说明券商的“人海战术”告一段落,行业转型倒逼人员结构优化。

具体从证券公司来看,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的员工人数最多,均达到了1.15万人,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也超过了1万人。

进一步看基金行业的情况,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公示数据,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共有家,员工总人数为2.6万人,其中,基金经理有人,投资经理有人。截至年8月10日,公募基金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只,资金管理达到23.03万亿元。

其中,嘉实基金和易方达的员工人数最多,分别为人和人,华夏基金也达到人,南方基金有人,工银瑞信、广发基金、汇添富的员工人数也超过人。

在私募基金行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有家,包括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私募证券投资等,从业人员约为15万人。截至年末,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也超过了16.96万亿元。

从资产规模及净利润来看,银行业均为最高,而从人均净利润来看,公募基金最高。据Wind统计的87家公募基金公司的财务数据,其净利润达到.9亿元,人均净利润达到万元,这也或可解释这一行业薪酬高的原因(表2)。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目前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业在内的从业人员,大概为万人。而有机构计算的国内9大类金融机构员工总数显示,年末我国金融业人口总数约.7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

进一步根据《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测算,银行业年到年一共新增88.61万人。根据《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数据测算,证券业年从业人员为20.99万人,到年新增员工13.2万人。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该协会年成立时,国内基金从业人员注册规模为1.3万余人,以此计算,到年公募、私募新增16.3万人(图2)。

图2:银行、证券、基金业近十年的就业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也就是说,年到年间,这三个行业新增了约万人,平均到每年,大概13万的就业增量,而且,这还未考虑银行、证券业近年人数不增反减的情况。即使考虑退休带来额外10%的岗位需求,或也不超过15万。

从数据看,银行在三大行业的员工人数中占了大头,提供了超过75%的新增岗位,证券、基金业本身容量偏小,因此,对于很多立志进入其中的毕业生来说,竞争更为激烈。

供给:每年超过万财经类毕业生的竞赛

而从供给一侧来看,经济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多少呢?

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数据同样截至年,分学科来看,本科阶段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共12个大类专业。

其中,年至年的十年间,经济学毕业生约占总体毕业生人数的6%,年达到了6.12%,之后有所降温,年为5.96%。从人数看,年之后每年超过20万人,十年间总计有.8万经济学本科毕业生(表3)。

此外,在包括博士和硕士的研究生阶段,经济学毕业生约占总毕业生数的5%,到年的十年间,总共有25万经济学研究生,年后,每年约有3万人(表4)。这意味着,即使经济学本科毕业生全部升学读研究生,每年依然有20万人进入就业轨道。

从供需双方的数据可以看出,到年,银行、证券、基金行业一共新增万个岗位,但在教育端,则有超过万经济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如果他们都希望涌入这三个行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这还不算专科学历的毕业生数量,事实上,年,仅专科学校“财经商贸大类”的毕业生数量就达到了75.5万人,是各专业大类中人数最多的学科,毕业生占比达到了20.7%。这一比例相比本科、研究生阶段的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比例,高出约15个百分点。

而且,年,这一专业的招生人数更达到86.4万人,创了近十年的新高。也就是说,三年之后,“财经商贸大类”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攀升。

毕业生占比在10%以上的还有医药卫生、装备制造、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四个大类学科(表5)。

进一步盘点可见,财经商贸近十年均是专科阶段最为热门的学科,每年毕业生占比均在21%左右,特别是年,毕业生数量达到了81万人,至年的9年间,总计有超过万的财经类专科毕业生,数量非常庞大(表6)。

如果将年专科、本科、研究生的经济学、财经大类毕业生加总,共计超过了万人,在当年.5万大学毕业生中的占比达到了12.4%。

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为7.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8%;年,金融业增加值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GDP的比重达到8.3%。经济、财经类毕业生占全国毕业生的比重达到了12.4%,普通专科财经类毕业生占本阶段毕业生的比例更达到20%以上,大幅超过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

当然,这些毕业生不可能都流向金融机构,进入企业从事财会、市场销售等相关工作的为数不少,尤其是每年七、八十万的财经类专科毕业生。

不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招聘中,也并不是只招收经济、财会类毕业生。比如,在券商、基金的投资、研究岗位中,针对医药生物、电子、通信等行业的投研人员,更倾向于招聘与这些专业匹配度较高的毕业生。此外,近年头部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中,更是展开了对计算机、人工智能、数理基础学科、统计等专业人才的争夺。大量综合、风险控制岗位也需要人力、法律等专业毕业生的加入。

从新财富历年的统计来看,资本圈核心职群所学的专业TOP10,除经济学、金融学外,还包括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计算机等(图3)。

图3:资本圈核心职群所学专业TOP10

数据来源:新财富、Wind、东方财富Choice

在供需不平衡之下,金融机构的招聘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投资研究、卖方研究、机构销售、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岗位上,除“国内外顶尖院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标配外,还有CFA、CPA、FRM等资格证书,“英语+”优先,有相关科研项目经历优先等附加要求。

从教育部公布的招生情况来看,经济、财经类专业较高的招生规模依然在持续,而需求端金融机构的就业岗位并未呈扩张之势,可以预见,金融圈的内卷还将进一步加剧。

金融、IT依然是高薪职业,但科技正在崛起

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左右许多人的职业选择。金融机构的门槛高企,无疑与此有关。过去十年,高薪与高成长吸引百万学子涌入,让经济、财经成为最为热门的报考学科。近年,在互联网造富的神话下,金融的高薪标签有所暗淡,但平均薪酬依然高于大多数行业。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来考察,虽然年超过60%的行业人均薪酬有所下降,但包括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员工人均薪酬依旧最高,达到了46万元,同比增长8%。银行业排名第二,年的平均薪酬为34.6万元,但同比下降了9.2%(表7)。

银行业员工平均薪酬下降,或许是因为近年来其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虽然银行总体税后利润从年的.1亿元提升到年的.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7%;但资产利润率从年的1.1%降到了年的0.7%,资本利润率也从14.3%下降到8.8%,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同时,受疫情影响,休闲服务业员工的平均薪酬也下降19%,而家电行业的平均薪酬涨幅较高,达到了16.9%。另外,房地产、传媒、建筑装饰、计算机等行业的平均薪酬也都高于20万元。

目前,在A股多家上市公司中,有74家公司的员工平均薪酬高于50万元,其中近一半是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30)这样的金融机构。中金公司年的人均薪酬达到.98万元,同比增长29%,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也分别达到92.71万元和81.16万元。

此外,化学制品行业的安迪苏(299)年人均薪酬为65.6万元,半导体公司汇顶科技()和芯原股份(),人均薪酬分别为51.4万元60.8万元。

随着半导体、新材料等一批科技概念公司的崛起,其员工数量和人均薪酬或将进一步提升。

除员工薪酬外,非银金融、银行业的高管薪酬也远高于其他行业,如非银金融公司总经理的平均薪酬高达.9万元,财务总监和董秘的平均薪酬均高于万元,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的行业平均值也达到万元。其中,中金公司总经理的薪酬达到.2万元,财务总监和董秘分别为.85万元和.3万元。

银行业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在内的高管的平均年薪也在万元以上。其中,平安银行()的总经理和董秘的年薪分别达到.17万元和.69万元。

同时,房地产、医药生物、钢铁、建筑材料、农林牧渔、电子行业高管的薪酬也位于各行业前列。万科()、金龙鱼()、迈瑞医疗()等公司高管的年薪也均在万元以上。

此外,互联网公司的薪酬也不断提升,吸引大批人才涌入。年腾讯员工的平均薪酬高达81.1万元,相较年的84.5万元略有下降。据华为年年报数据,其共有19.7万名员工,共支付了亿元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相当于人均年薪70.6万元。

腾讯、华为的人均薪酬是A股金融行业的2倍,更远高于其他行业。

据艾媒咨询数据,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名TOP10专业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位于前四,均高于1万元,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药学、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也位于前列(图4)。由此不难理解,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报考热度与录取分数持续提升。

图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薪酬专业排名

02

产业变迁:谁在崛起,谁在转型?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岗位竞争,人与机器的竞争也见端倪。

在产业转型升级之下,随着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用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5年,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削减人力,进行智能化改造,以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之困。盘点A股多家上市公司、年员工人数变化可发现,有1家公司年员工数同比下降,占比41%,金融机构也不例外。

机器换人,金融业裁员进行时

在A股40家银行业上市公司中,有6家年的员工人数相较年出现下降,其中包括四大行中的三大(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兴业银行、青农商行和渝农商行;员工人数增加不到人的有8家;仅有10家银行的员工增量大于0人,其中,宁波银行的员工数增加最多,达到人,招商银行次之,达到了人。

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年的员工人数相较年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人和人。农业银行年的员工数达到45.9万人,在A股上市银行中为数最多,但已经连续5年下降,相较年顶峰时的49.9万人,已经削减4万人。

其中,农业银行的员工人数减少,主要是削减了柜面人员。据年报数据,年,农业银行的柜面人员占比达到了29.8%,在岗员工数量达到了约15万人,随后逐年减少;到年,柜面人员占比下降到18.1%,降了近12个百分点,在岗员工数量为8.3万人,减少了6.7万人。而营销人员有所增加,年至年间增加2.6万人至13.7万人,占比从22.1%增加到29.8%(表8)。

同时,农业银行员工的学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年,专科及职业技术学校、专科以下两个学历段的员工人数占比达到了52.8%,到年,这两个学历段的员工数占比为40.2%,下降了12.6%,而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员工数相应增加,年达到60%。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工商银行。其近十年的员工人数最高值是在年,达到45.9万人,随后除年小幅增加外,均在下滑,年的员工数相较年已经减少了近2万人。

工商银行年报中提到,目前正在深化金融科技组织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年金融科技投入.19亿元,金融科技人员为3.54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

在发展金融科技的战略下,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及裁员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包括花旗、汇丰等银行都宣布了裁员计划。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年全球银行宣布裁员超过6万人,年则达到了近8万。在中国,银行业目前主要削减的也是机器替代性较高的柜面人员。

除银行外,非银行金融业的情况如何呢?A股88家相关上市公司年员工总计减少了近2万人,其中38家公司的员工人数较年下降,占比43%,裁员情况较银行业更甚。

在保险行业,控股天安财险的ST西水(291)员工减少最多,年仅剩37人,少了人,面临退市风险。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征,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中职位高压、高风险与不稳定兼具。

此外,中国平安()也减少了1万员工。据年报数据,其保险类业务从业人员减少了约1.9万人,而银行类、资产管理类和科技类业务从业人员均有小幅上升。

证券行业的申万宏源()、东北证券()、国盛金控()等公司员工人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余员工增加的非银金融上市公司,增加幅度也非常小,大多在几十和几百之间,其中,中信证券(030)的员工人数增加最多,多了人。

专科毕业生流向金融业的比例大幅下降

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幅削减柜面人员、调整员工学历结构的背景之下,每年七、八十万的财经类专科毕业生受到影响最大。

在财经类大专院校中,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被公认较为出色,我们且看这些院校的毕业生流向了哪里。

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当年毕业生共有人,总体就业率为97.68%,其中94%留在浙江,约1/3流向了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机构,15.8%从事财务/审计/税务/统计相关职业,11.7%从事销售,另分别有7.44%从事行政/后勤和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其中,工商管理学院和金融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柜员、文员、会计相关工作,国际商学院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专员、客服专员、销售代表等工作,投资保险学院也主要在银行柜员岗位(表9)。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变化趋势来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于“金融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年,有40.2%的毕业生流向金融业,年下降了到30.4%,下降了10%,这或许就是银行业大幅缩减柜面人员的最直接结果(表10)。

同时,毕业生流向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也显示,该校届毕业生有人,女生占66.7%,总体就业率为82.79%,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三者之和达到70.52%,金融业仅有3.74%。

由此可见,即便是较为出色的财经类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求职进入金融业的比例也呈大幅下降趋势,转而进入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等行业。

互联网接力金融,成为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

当然,过去几年扩招最为明显的当属一路高歌猛进的互联网行业。不断涌现的造富神话,让其成为当代年轻人的“金饭碗”,晒大厂offer也成为小红书的主流内容之一。

过去几年,各家互联网大厂员工规模快速膨胀。

腾讯控股(.HK)年的员工达到8.59万人,相较年增长近一倍。快手(.HK)成立于年,年披露的员工数达到2.15万人,相较年增长31.2%。阿里巴巴(.HK)年报披露,截至年、年和年3月31日,全球员工数分别为10.2人、11.76万人和25.15万人,近两年翻了一倍还多。

短短几年间,互联网已接力金融,成为“清北复交”以及海外名校毕业生青睐的就业方向,特别是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引力节节攀升。

据“清华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华为、腾讯、阿里是其毕业生就业排名前三的雇主单位(图5)。此外,字节跳动、网易、美团、微软签约就业人数也在20人以上。

北大的情况也类似,据其“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华为、腾讯、北大、河北省委组织部一起成为录用其毕业生人数排名前四的单位。

头部院校毕业生的争夺,推升了互联网大厂的招聘要求,新的内卷正在上演。比如,清华大学能进入阿里的,主要是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毕业生,至少年与阿里签订就业协议的61位毕业生,均为硕士和博士学历,本科生则与阿里无缘;而与华为、腾讯签订就业协议的清华毕业生,本科生的占比均不足6%。

如今,经历20多年成长,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厂商已经各自拥有了万亿市值江山,但在用户增长见顶、数据安全和反垄断等政策规范之下,其发展也正在迎来拐点,未来,大厂offer的高含金量还能够维持多久,下一个“金饭碗”又指向何方呢?

03

未来的职业方向:进大厂不如进工厂?

可以看到,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局,政策和产业层面均在发生一些深刻变化,这将深刻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而发生变化的不止中国,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无远弗届。那么,放眼全世界,各国年轻人最热衷于学习什么专业呢?

《青春时光》杂志(YouthTimemagazine)对各国最受欢迎的大学专业做了一项全球调查,或可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最热衷于学习经管专业。在中国,受访者选择经济学和商务管理的比例分别达到19.39%和19.06%,占据了热门专业的近四成江山;在美国,最热门的专业也是商务管理,因为起薪高,毕业生平均起薪能达到4.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此外,医疗服务的高需求也提升了健康、心理学和生物学等探索人体奥秘的专业热度(表11)。

商务和行政管理是英国最热门的专业,医药和生物科学类紧随其后,社会学也颇受年轻人的青睐。

而在德国,男女分化较为明显,除工商管理、医药均受男女欢迎外,最受男生欢迎的是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工程类专业,德语研究、法学、教育学最受女生欢迎。这背后是,获得工程学学位的毕业生月收入相对较高,且就业范围广,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德国大学生的选择,或可给予我们更多启示。

过去十年,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在大繁荣下,成为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然而如今,房地产已经定调“房住不炒”,互联网巨头也迎来了规范发展的强监管。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下,科技、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升,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基石的作用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学习德国、提高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保障工业体系的完整为不少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