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打电话聊天,聊到了奶奶当年煮饭时从来都是煮稀饭这件事情。
我知道他是提醒我不要花钱大手大脚,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就不花。勉励我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也深以为然,因为爸爸和妈妈就是这么做的。
?爸爸是三年自然灾害后出生的人,小时候是挨过饿的。而奶奶是从民国到新中国的人,应对饥饿和灾荒的经历更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小时候听老人说: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切都凭票供应,物资匮乏。
每个月的米都计划供应,是有限的。
走的人家吃到月中就没米了,而老人家到了月底还是有米吃。
同样的供应量,为啥有的人家月中就没米吃了?为啥老人家里到月底还有米吃呢?
老人和我说:“每次做饭前,每次抓把米时手都会漏一点调回米缸里。一次可能不多,可是一个月下来,家里就多出了多吃几天的米了”。
我这时有点能够体会到这种最朴实的生存智慧的伟大之处了。
也让我想到了并在践行的初中政治课本里的一段话:“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定期储蓄,是我们主动边界内的事情也是一种定投方式。
年前的第二天,我有点事儿去到我们乡镇的邮政储蓄银行,我观察到一件让自己深思的现象:我发现到银行绝大部分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要么存钱,存定期;要么取钱,取利息。
我是怎么开始储蓄的呢?
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开始;比如不做月光族;不借钱消费。
从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开始;比如对于潮流的物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消费吗?
从不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比如自己不去轻易或者盲目购买所谓的高端课程;不盲目去购买所谓的高端消费品等。
如果自己的现状不理想的话,请给自己时间坚定的重视和长期持续地践行一切老生常谈比如定期储蓄;给自己留有足够的耐心,相信自己一定是可以变得更好。
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开始;比如能够步行和骑行能到的地方,就不要开车等。
从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开始;比如我除了生活的生存必需品,以及购买好书之外;我的消费其实是不高的。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